【專訪】卓別林電影人士藝術成就獎、影壇傳奇林青霞:從東方不敗到生活詩人、暢談她在銀幕前後的自洽人生

365买球怎么玩 📅 2025-09-12 14:29:30 👤 admin 👁️ 5015 ❤️ 793
【專訪】卓別林電影人士藝術成就獎、影壇傳奇林青霞:從東方不敗到生活詩人、暢談她在銀幕前後的自洽人生

Above 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1

一代孤獨

林青霞在自己的傳記或訪談中提到自己剛來香港拍戲時,一度很孤獨,想家;又覺得拍戲節奏太快,語言暫時跟不上節奏,因而會感傷落淚。此時林青霞感受的是個體而具體的孤獨。 「而立之年,孤身在香港拍戲,一待就十年,曾經試過,獨自守著窗兒,對著美麗絢爛的夜景,寂寞得哭泣。」

但在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裏,她卻被邀請演出永恆等級的孤獨命題,有兩部電影是值得單獨提及的。

1994年,王家衛推出的兩部電影都有林青霞的演出。一部是《重慶森林》,林青霞出演女殺手。她的故事非常清晰,就是要在一夜之間的規定時間里疾走殺掉背叛者,這個過程中她邂逅了金城武出演的警察223,電影的前半部分集中講這一晚發生了什麼。

Above 《重慶森林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重慶森林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1

林青霞片中的造型在黑夜裏非常搶眼:米色風衣,夢露風格的金黃中捲髮,還有紅框墨鏡,本來她的身高在女演員裡算高挑,導演刻意讓她踩著細跟的高跟鞋,加上杜可風飲醉般搖晃的跟拍鏡頭,打造出迷離、跳躍的行動路徑,就好像心電圖的曲線,也不知道是心動還是心悸。

這個角色讓小警察不敢造次。在飯店房間裡,疲憊的女殺手一頭倒在床上,兩人唯一的親密動作就是男方將高跟鞋取下來,因為如果穿著睡腳會腫的。在這個角色上,林青霞幾乎沒有台詞,實際上也並不需要,她的身型和氣質太好做文章了:這段故事結束時,一個快速的鏡頭暗示她戴著假髮,本人是一頭烏黑順滑的長髮,但誰能說這不是另一頂假髮呢?

在《重慶森林》的地域設定中,殺手是芸芸眾生中一種漂泊、易變的身份,哪怕距離只有0.01厘米,兩個人也是不認識的。在片中王家衛有點小頑皮地讓一個印度裔女子戴過林青霞同款假髮,就是暗示女殺手的身份不是固定的。

Above 《重慶森林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重慶森林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1

或許,林青霞這三個字對觀眾來說就是一種符號,角色在我們與林青霞本人之間製造了間離效果。

另一部是《東邪西毒》,林青霞一人分飾三角:男人慕容燕、女人慕容嫣、一代宗師獨孤求敗,但其實又是「三位一體」。慕容燕展現了男性對於宏圖大志的野望,而慕容嫣則展示了女性對於情感歸宿的渴求,當兩者都灰飛煙滅時,獨孤求敗是一個永恆的命題:人要如何認識並與自己相處。這兩部電影中的林青霞,就表演難度來說應該不算太高,但其高度概念化的符號價值又回到上述的評價,換一個人來演,可能就差點意思。

Above 《東邪西毒》劇照(圖片:IMDB) Above 《東邪西毒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東邪西毒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2

裏外、來去和前後

在《滾滾紅塵》中演女作家時,林青霞演得出神入化,但本人估計並沒有想到有一天她真的能成為作家(蔣勳點評),並且出了三部散文集,分別是《窗裡窗外》 (2011年)、《雲去雲來》(2014)以及《鏡前鏡後》(2020年)。三部作品橫跨十餘年,前兩部更是與她的電影有意無意地形成呼應,分別是《窗外》和《暗戀桃花源》(角色雲之凡)。而第三部就是直抒胸臆,是個早已息影的女演員用另一種表達方式去自審和覺悟。

所以,即便林青霞多年不再出現在大銀幕裡,她依然在透過各種方式、透過文字塑造著「林青霞」這個難演的角色。

Above 《暗戀桃花源》劇照(圖片:IMDB) Above 《滾滾紅塵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暗戀桃花源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2

林青霞演林青霞,不是要展示一個女演員聲名抵達巔峰之後,如何珠光寶氣、鮮花著錦,而是要相信林青霞這個名字在華人世界裡,是一道沉甸而華麗、經時光雕刻、有很多神奇符號可供解讀的「門」。打開這扇門看電影,我們能看到華語電影走過半個多世紀,一江春水如何分岔又合流,時而舒緩時而激越;也能看到各色電影人,台上台下愛恨情仇,嬉笑怒罵,生死離合,個體的命運與光影交錯重構。

林青霞是親歷者、創作者,也是講述者。就算她不演戲,甚至不寫書了,提起這個名字,本身就是一種傳奇。林青霞在柬埔寨吳哥窟目睹廢墟裡的小花如何從亂石堆裡探出頭,她深感這是一種愛的奇蹟。

林青霞,是一朵不敗的花。

Above 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劇照(圖片:IMDB) 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劇照(圖片:IMDB)

1 / 1

Tatler:我們總說,角色和演員一定是互相成就的。您因為《窗外》和《雲飄飄》,一下子就成了整個台灣文藝愛情片的「台柱子」。不過那時候的您似乎年紀還很小,對於要演出的這些故事,是怎麼看的呢?在這些故事中,您又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自己的世界觀與感情觀的?

林青霞:莫言說過,作家的小說裡一定有自己的影子。我的第一齣戲「窗外」飾演多愁善感、倔強的高中生,和第二部戲「雲飄飄」調皮、淘氣的小姑娘,兩個截然不同性格的角色卻都是我,我當時是有這種雙重性格的。十七八歲的我非常單純傻氣,沒什麼世界觀和感情觀。

Tatler:在您的書中反覆提到一點,那段時間您幾乎在十年內拍了五十部片子,不得不為了人情去拍,不得不被捲進整個喧鬧的市場裡。那麼,演電影對當時的您來說意味著什麼?

林青霞:我對於做自己喜歡和有興趣的事會廢寢忘食地投入,電影工作在當時是我生命的第一位,我不介意日拍、夜拍,就像現在我會日寫夜寫,日畫夜畫,但我現在有的睡,在台灣拍文藝片的日子是沒的睡,一直拍到崩潰為止。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拍那麼多戲,可以少接一點。人在江湖、身不由己啊,我也不想這樣。

Tatler:因為那時您感到不開心,所以去了加州長住,直到《愛殺》重回銀幕。在美國生活的那段時間,是什麼讓您重新接受了銀幕和表演,並對拍電影重燃了熱情?

林青霞:其實那段忙碌的每天像打仗的日子,我最大的感受是沒有思考的時間。在美國一年半我不停地思考、檢視自己。電影始終是我的最愛,我決定改變人生的態度,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再出發,我決定讓自己快樂起來。

Above (圖片:尚流Tatler) (圖片:尚流Tatler)

1 / 1

Tatler:隨著您不斷探索,您在各個類型的電影和角色上都有了嘗試。左右看來,這段期間正是您「三十而立」的階段,不僅是在事業等外在方面,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質變。那麼,在這些類型片和文藝片的探索之中,您有沒有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路或角色呢?

林青霞:常常想起來就非常感恩上天對我的眷顧,彷彿電影是配合我的成長而轉變,20世紀70年代在我少女情懷總是詩的時候風行文藝愛情片,正對我的戲路。

而立之年文藝片式微,也是我尋找不同戲路的時候,我拍了許多社會寫實片、喜劇片和刀劍片,我嘗試許多不同類型的角色。在我人生的低潮和瓶頸階段,整個人像要爆炸一樣,我藉著「東方不敗」這個角色狂放地吶喊出來,迎來了拍武俠片的風潮,在武打片潮流結束前我決定嫁人。

Tatler:《滾滾紅塵》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,憑藉它您拿到了金馬影後,它也冥冥之中引導了您和張愛玲的美麗相逢。這部影片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什麼?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背後的故事嗎?

林青霞:這部戲我最大的感受是活在戲裡面,每場戲我都喜歡,這是三毛第一次當編劇,也是最後一次,是她用生命寫成的,她也在我面前自己演了一遍,可見她是多麼的投入。

Tatler: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中,令狐沖追求隱退,卻不得不為師兄弟復仇;東方不敗在野心權謀之下追求一顆真心,卻不被世人所接受。我想這才是這個角色真實感人的地方。那麼對您來說,整個故事的哪裡最令您觸動呢?多問一句,您後來在演藝圈的「隱退」是否與令狐沖的相忘於江湖有些類似?

林青霞:我認為人生就是許多矛盾形成的,所以要不斷地修身修心,減少這些矛盾,矛盾令人痛苦。我現在的人生哲學是,好事壞事都是好的,只要你不氣餒,不被打敗,所有的這些都會是你將來人生的養分。

我不是隱退,而是下定決心要在四十歲改變人生的道路,任何改變都可以。我當時獨自一人在香港工作了十年,親人都不在身邊,感覺非常寂寞,所以遇到對的人就嫁了。

Above (圖片:尚流Tatler) (圖片:尚流Tatler)

1 / 1

Tatler:很巧,您的寫作生涯也和《笑傲江湖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。您第一篇發表的文章是紀念黃霑的散文《滄海一聲笑》。隨後陸陸續續發表文章,直到2011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《窗裡窗外》。關於寫作的內容,我們都可以從書中讀到。我想問的是,是什麼讓你覺得,「我非寫不可」?

林青霞:最初是因為我有話要說,是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所思所想,是我想給讀者和給自己帶來希望和感悟,後來越寫越嚐到寫作的樂趣,也因寫作令自己成長,人生也因此走入另一個境界,一個快樂的境界,彷彿又重生了一次。

Tatler:到了現在的人生階段,你有了哪些新的想表達的內容?您之前說過每十年人生都有轉變,那麼近十年來,您的轉變有哪些?發生在什麼細微之處呢?

林青霞: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年輕的時候有雙重性格,又害羞又有點喜歡出風頭,到真的出了風頭又想躲起來。現在盡量做到表裡合一,懂得表達自己是非常重要的,這也是快樂的秘訣。

現在的人生階段我能脫下害羞的外衣,勇於表達自己,發揮自己的潛能,多多學習,讓自己先快樂起來,然後帶給他人快樂。近十年,也就是我的第二個人生,我寫作、畫畫、唱戲、旅行、和影迷互動、參加慈善活動。現在網路媒體又快又發達,我的轉變多數都呈獻在觀眾面前了 。

Tatler:就回憶來看,能不能為我們描述一下,當年那個每天都在拍戲的、忙得團團轉的「演員林青霞」的一天?

林青霞:我的第四本書《青霞小品》的生命姿態是駐足此刻,展望未來。當年大多數時間在片場,總是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,除了拍戲還是拍戲,每天都睡不夠,銀幕上看起來多彩多姿,其實就是片場回家,片場回家,完全沒有私人時間,更別說娛樂活動了。

Above (圖片:尚流Tatler) (圖片:尚流Tatler)

1 / 1

Tatler:就當下來看,這位「作家林青霞」的一天又是如何度過的呢?

林青霞:我多數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坐下來寫,天亮停筆,通常是六點,之後會討教各方作家好友,改到滿意為止。寫作人生倒是多彩多姿,有時為了要收集寫作素材,很願意到處旅行,了解各地文化,會見有才華的人,跟有故事的人聊天。

Tatler:如果讓您說哪個角色和自己最相似,您會選擇誰?為什麼?

林青霞:這一刻我想不起哪個角色,但我想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相似點,我想人在潛意識裡是多面而複雜的吧?電影裡劇情合理需要表達的鏡頭,我會配合,我沒什麼態度,我的態度是工作。我嚮往的生活是過好每一天,生活要靠自己創造,沒想到讓電影補足。

Tatler:您如何看待自己和影迷的關係?

林青霞:我只知道他們真心地愛我,我也以真心回報他們。我鼓勵他們做最好的自己,不要跟別人比,我為他們畫畫像,看到什麼好玩的好吃的會跟他們分享,遇到有趣的事或有所感悟會說給他們聽,常常逗他們笑,教他們唱京戲,最新的照片和文章第一時間跟他們分享,送一些小禮物給他們⋯⋯

聽起來好像我付出很多,其實我在他們身上也學到許多,他們是推動我前進的動力,跟他們的互動非常快樂。

Above (圖片:尚流Tatler) (圖片:尚流Tatler)

1 / 1

Tatler:身為一個超有影響力的電影人,有什麼事是您一直想為電影做的嗎?

林青霞:希望演一部無懈可擊的傳世之作。

Tatler:一直以來,關於「林青霞復出」的話題都是熱門,您曾在採訪裡說,要「等緣分」,「看有沒有好劇本」,「總有那麼一天」⋯⋯坦白說,這是您的托辭還是真心話?

林青霞:或者我可以寫個小說改編成劇本。電影是門綜合藝術,光靠劇本好其他配合不好也是徒勞,如果有那麼一天集合各界精英,加上先進的技術,完成一部曠世之作,我想沒人會捨得拒絕。我做白日夢沒有人反對吧?白日夢有時會實現的喲。

Tatler:身為林青霞本人,您的安全感來自於哪裡、哪些事物、哪些人?

林青霞:我的安全感來自我的心。此心安處是吾鄉。

Tatler:最後,可以跟我們分享一個您最近看過的好片子嗎?

林青霞:最近朋友介紹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《Perfect days》,我很欣賞。沒有俊男美女,劇情簡單,能吸引我從頭到尾聚精會神地看完。畫面好、演員演技好,劇情發人深省、有深度,看似單調無情,裡面卻隱藏著深厚的情感。

這類型的電影是我最愛看的。

原文轉載自《尚流Tatler》9月號封面故事文字:王火火、錢德勒編輯:Cathy Huang

林青霞平面拍攝攝影:SWKit製片:郭愛髮型:Sev Tsang @Hair Culture HK妝髮:Omix 梁梓晉造型:Kevin Chung

Topics

林青霞

相关养生推荐